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警示教育 >勤廉典范

时报记者零距离接触高德荣

2015-03-18 08:34:42 浏览:{{ hits }} 来源:都市时报 语音阅读正文
  高德荣和独龙族人民交流 王靖生 供图
 

  ■都市时报记者朱勋航

  高德荣、独龙江,对都市时报记者来说,并不陌生。在报社工作超过3年的记者,过半都去过怒江。

  从2005年至今,都市时报记者林霞就先后5次去过独龙江采访。2012年年底,都市时报记者赵孟、资渔更是在大雪封山的独龙江待了大半年。他们认识的高德荣,不仅是对独龙江同胞饱含深情的老县长、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,更是带领独龙族同胞向前走的贵人。以下是都市时报记者或亲历或听说的高德荣和独龙江同胞的故事。

  喜欢给村民

  送东西的老县长

  2005年,都市时报记者林霞第一次到独龙江采访捐资助学。第一次见到高德荣,他是一个个子不高,身穿一件独龙族褂子的老人。

  那次采访,老县长只和他们打了个照面。“欢迎你们关注独龙族。”然后问随行工作人员是否都已安排好,得到肯定答案后,老县长风风火火就离开了。

  第一次去独龙江,虽然未能和老县长聊上几句,但却听说了有关他的许多事情:老县长有什么好东西都喜欢直接往独龙族人家送,吃的、穿的、香烟、白酒……

  一个县长怎么可能经常往村民家里送东西?林霞难以置信。直到有一次,她亲眼所见。

  那是林霞第三次去独龙江采访,正巧碰上老县长高德荣给一户独龙江村民家送好吃的。在与村民聊天的过程中,老县长还将一包香烟递给那家男主人。“那种感觉,就像两个要好的朋友。”

  一回生二回熟。林霞后来去独龙江采访,都住在高德荣家。一栋老旧的木板楼,虽然简陋,但视野开阔,站在门口就可以看到独龙江乡政府和周围的几个村子。

  高德荣有一个习惯,每天早上起床后,不忙着刷牙洗脸,穿上鞋只管往门外跑,站在家门口一番眺望,如果发现哪家的烟囱几天不冒炊烟,他就会带着米面粮油登门拜访。

  高德荣的驾驶员也说,老县长下乡时越野车上都会带些米、油、衣服、被子,甚至还有锅碗瓢盆,遇到生活困难的群众就会接济一两样。他还经常拿出钱来给群众,随便在谁家里吃点鸡蛋,喝点茶,或是啃个煮洋芋,他都会给人家两三百块钱。有时候兜里没钱了,还会向司机借。

  感情深厚

  三句话不离独龙族

  高德荣对独龙族同胞的感情,不只是恨不得倾其所有,他还会抓住一切机会宣传独龙族的一切。

  林霞还清楚地记得,2011年那次去独龙江采访,有天午夜她接到电话说老县长想和记者聊聊。林霞和一起出差的同事立刻从被窝里钻出来,来到老县长家的火塘边。从独龙族的过去说到现在,还有将来的发展。独龙族的历史、传统文化、风俗习惯、经济发展……只要和独龙族相关的,高德荣似乎什么都知道,像个“老族长”。

  那次交谈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多,大家都有些困了,但老县长还像打了鸡血一样,精神得很。后来是一位独龙族长者半开玩笑地说,女孩子不睡觉,容易变老。老县长才结束了那次交谈。

  第二天早上,大家都还在睡觉,老县长就早早走村串户去了。这次采访,林霞对这位人人敬仰的老县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其实,老县长并不是难采访,只是心里有些排斥那些针对他个人的采访。只要是采访独龙族同胞,高德荣会主动打开话匣子,跟你聊个没完没了。林霞觉得:老县长,其实就是一个为独龙族四处奔走的老人。与当不当官,官位大小,没太大关系。

  风一样的老县长

  记者很难追上

  采访过高德荣的记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——人难找。不是因为官大见不着,而是你很难追上他的脚步。这一点,本报记者同样深有体会。

  2013年初,本报摄影记者资渔受一家电视台之托,想找高德荣拍段视频。电视台制片人联系好后,资渔和本报另一名记者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去找人。当天上午,他们赶到位于独龙江上游的村庄,村民说老县长去独龙江边了;他们又追到独龙江边,但只见着老县长的司机,司机说老县长过江去草果基地了。记者在江边等到下午3点多,仍不见高德荣的身影。司机说,他有可能就在草果基地的帐篷里过夜,当天不一定回来了。

  因为路途遥远,记者一行只好先撤回驻地。过几日,他们再去找老县长时,乡上的人说他又去独龙江隧道工地去了。记者风风火火赶去,水电部队的官兵说,老县长已经离开了。

  高德荣不会因为要接受记者采访而改变工作行程安排。肖师傅从2000年独龙江公路开通后就给高德荣开车至今,他说,高德荣当县长期间,需要两三个驾驶员轮流换班才能应付过来,这并不是因为老县长讲排场、难伺候,而是他太忙,一个司机根本吃不消。

 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,老县长都和配给他的那辆工作用车难分难舍。他不是在向上级汇报情况、争取项目的路上,就是在赶赴基层调研的途中。在县城的办公室,对他而言简直形同虚设。

  一次,记者跟随他下乡。一路上,老县长停车驻足看望村民,与他们嘘寒问暖,或是仔细询问、亲自查看安居工程的进展情况,有时记者们还没追上来,他就又上车匆匆赶往另一个视察目的地。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,高德荣一口气跑完6个村、10多个项目建设点。年近60岁的高德荣一天行上百里山路后,仍然精神抖擞,而年轻的记者却已疲倦不堪。而“这就是‘老县长’每天的工作量和工作状态”。

  高德荣和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熟得很,在村寨里穿行都是一边走一边和过往的乡亲打招呼。一点也不像个官,下乡比老农下田都勤,还乐此不疲。

  出了名的爱种树

  常带领群众四处种树

  “老县长”爱种树出了名,他的草果种植基地就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。开春时节,他常带领群众和封山工作队一起到江边、路旁,四处种树。

  2013年3月的一天,本报记者资渔在采访途中就目睹了感人一幕:当时正在下大雨,他看到老县长带着五六十个村民在路边种树。高德荣自己带头挖坑,淋着雨,和村民没什么不同。

  有意思的是,他还经常以钓鱼为借口,把驾驶员“骗”出去。每次都说去钓鱼,还煞有介事地准备好鱼竿等工具。可结果到了那里,鱼竿一扔,他自顾自地跑去移栽树苗了。肖师傅的“钓鱼游”也都毫无悬念地变成了“种树行”。

  哪里新修了公路急需种植行道树,高德荣比谁都急。平日里高德荣从早到晚两头摸黑地忙,一有空就见缝插针地栽树,还发动工作队,乡党委、政府干部职工和群众一起植树造林。

  有人调侃:独龙江有些资源确实是匮乏的,但“树”这个东西在这里真不稀罕,再种树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?

  高德荣不这么认为,如今搞建设,为了方便群众和发展生产,必须开山修路。

  山腰上每修出一条路,都如同在山体上劈了一道疤,对植被和生态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。为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,高德荣总是边开山修路,边补种树苗。路修好了,路边的小树苗也长大了。这样既恢复了植被,又稳固了路基,一举两得。

  在高德荣看来,独龙江良好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是独龙族人得天独厚的财富,所以更应该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倍加爱护,视若珍宝。他希望多种树,植被茂密,大山常绿,灾情少发。


推荐阅读